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3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2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11.
学位点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位点的多少和层次可以体现一所学校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本文通过与西部重点高校学位点建设现状的比较,分析了新疆高校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学位点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difficulty of creating a code of ethics in anthropology, particularly one that appropriately addresses the nuanced nature of the military and the anthropologists who conduct research and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war. The article consul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ooks on this topic, George R. Lucas' Anthropologists in Arms (2009), along with several other relevant texts, and examines the ethical complexities and dilemmas American and European anthropologists faced during their involvement in both World Wars, as well as those faced during Vietnam and the more recent wars in Iraq and Afghanistan. The article also examines the military's recruitment of cultural experts, the methods used to culturally engage combatants, and the criticisms against social scientists who choose to work as so-called military anthropologists. The anthropologists in this article risked academic exile conducting what some consider an adulteration of academic principles.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discourse regarding unconventional warfare and the methods used by the armed forc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nuances of people, and to highlight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better anthropological code of ethics that accounts for the challenges of war.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一种基于χ~2检验的惯性/卫星紧耦合系统故障检测与隔离方法,该方法可利用故障检测函数自动识别单个卫导故障,并实时剔除故障星重构观测信息序列,从而避免了对紧耦合系统的影响。构建数字化仿真环境对所研究的故障检测与隔离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卫星发生故障时及时检测并隔离故障星,并自动实现观测信息重构,保证了紧耦合系统的精度和完好性。  相似文献   
114.
为了解决带有辅助摆臂的智能搜救机器人自动规划构型以实现自主越障的难题,提出一种能够适应复杂地面形状的搜救机器人越障构型规划新方法,其核心是一种高适应性、高效率的机器人姿态预测算法。通过将地形表示为离散的点集,建立了搜救机器人的单侧姿态预测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快速求解该问题的算法,每秒可预测1 000~1 500个姿态。基于此,设计了机器人越障过程中状态、动作的评价指标,运用动态规划算法与滚动优化思想构建了具有优化能力的、能够实时运行的构型规划器。仿真与实物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机器人自主调整构型穿越复杂地形,且相较强化学习算法和人工操作具有更平稳的越障效果。  相似文献   
115.
针对同时存在恶意干扰与非法窃听的通信环境,提出一种协作干扰(cooperative jamming, CJ)掩护的保密通信架构,收发信机之间采用跳频技术躲避恶意干扰,并采用协作干扰技术阻塞非法窃听。但该架构的通信带宽较大,会在收发频率振荡器中引起显著的同相和正交(in-phase and quadrature, IQ)通道失衡。鉴于此,对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进行数学建模,给出接收机处信干噪比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干扰抑制比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的功率远大于热噪声功率。随着收发IQ通道失衡加剧,所提架构的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性能均会急剧下降,当幅度和相位失衡分别达到0.95和π/50时,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均损失了47 dB。  相似文献   
116.
针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IRS)辅助的无线网络传输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联合设计基站处的发送波束形成向量和IRS的反射系数,在满足基站发射功率和IRS单位模约束的条件下,使多个地面用户的加权和速率最大化。为了求解非凸的目标函数,提出一种交替优化方法,其中采用黎曼流形梯度(Riemannian manifold gradient, RMG)方法来优化反射系数,使用二分搜索法优化发送波束形成向量。此外,为了降低RMG方法的复杂度,设计了一种智能元素块坐标下降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且表明通过优化设计反射系数,IRS可显著提高无线网络的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117.
为了研究运动参数和弹头外形对弹体斜入水过程的影响规律,采用气液两相流体积分数和水汽空化模型,通过嵌套网格实现刚体三自由度运动学和动力学耦合,模拟了弹体以80~100 m/s速度倾斜入水开空泡阶段的运动过程。经文献实验验证,入水弹体速度与位移的误差为0~6%和-8%~0,转动角度误差为-6%~0。通过对入水速度和入水角度的多工况模拟研究,发现入水速度增大,弹体轴向冲击载荷增大,最大载荷与速度的平方呈线性关系,弹体速度非线性衰减率大;入水角增大,弹体转动角速率减小,运动稳定性强,速度衰减率不受入水角影响。与圆锥头部弹体相比,采用头部阶梯状修型后的弹体的平均速度衰减率、转动角速率和最大轴向冲击载荷分别降低到66.7%、40%和77.2%,显著提高了运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8.
变速传动轴承传动原理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变速传动轴承是一种既具有支承功能又具有变速功能的新型特种轴承 ,其机构设计新颖紧凑 ,效率高 ,承载能力强。通过研究变速传动轴承的内部机构和传动原理 ,对其传动比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得出了内齿圈齿数、活齿数与传动比之间的理论关系 ,并从理论上提出了高效率、低磨损的传动比优选方案 ,认为在推杆活齿传动机构设计时 ,应该使活齿数大于内齿圈齿数 ,即Z2 >Z1。包括变速传动轴承在内 ,对于采用了推杆活齿机构的各种活齿传动形式的结构设计 ,这个结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航天器进行气动力辅助异面变轨时 ,确定可达范围 (变轨结束时的倾角和升交点赤经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中利用坐标变化法 ,得到了由初始轨道倾角为 0时的倾角改变量 ,确定任意初始倾角下可达范围的公式 ,使求解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20.
数字化部队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的产物,是信息时代陆军的发展趋势和提高陆军战斗力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陆军建设数字化部队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指出建设数字化部队必须实现武器装备与编制编成、作战理论与教育训练的一体化发展,并针对我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的规模与进度、建设重点以及基本建设思路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